2008年9月1日 星期一

古玩市場發現疑似清代妓女腰牌

民間古玩收藏愛好者龔先生無意中得到一塊銅牌,收藏界有說法稱,此牌是“名妓號牌”。據介紹妓女腰牌相當於營業執照,不同時期、不同地域的形制、製作材料都不同,早期確實有銅質的,近代逐漸演變為紙質。



一女子打坐蓮花中,一個大“佛”刻於心間



銅牌背面題有詩句

重慶晨報8月28日報導 “香山水月觀音現,紫竹林中色更鮮。”昨日,一塊刻有無名詩句的清代古銅牌現身重慶渝北區。對此牌,收藏界有兩種說法。一說,此牌是“名妓號牌”;二說,是當時某地下組織的“會員證”。

記者看到,該銅牌正面雕刻有一幅畫。彎月下,假山前,竹子林中,鳥兒翻飛,水面上微波蕩漾。一女子打坐蓮花中,一個大“佛”刻於心間。銅牌背面題有詩句“香山水月觀音現,紫竹林中色更鮮”。可惜印章模糊,無人知道此詩出處。

民間古玩收藏愛好者龔先生介紹,2006年夏,他在三峽泰古廣場古玩市場溜達,無意中看到此牌,愛不釋手。後來,他以不菲的價錢拿到手上。他說,從銅質及鏽跡看,該牌屬黃銅,應出於清代早期。“可歸屬於‘花錢牌’,即相當於現代的‘紀念幣’之類。掛配人群,可能是當時的名妓。因為,從妓在舊社會是法律認可的職業,此前收藏界也曾有《妓女賣身契》現身。妓女有號牌(又稱腰牌),其說法一直存在,只是可能只有名妓才有如此豪華型的號牌。牌上詩句可能為當時的風流才子所作。

民間古牌收藏者劉凱等則認為,該牌應是當時某地下黑社會組織的對號“會員證”,或是“通行證”。詩因畫而生,但無論詩還是畫,裏面都含有“暗語”,只有組織內人士知其真正含義。類似“暗語”在以前的一些古錢幣上都有發現。

民間收藏人士希望有關專家能對該號牌驗明正身。

專家解讀:妓女腰牌有何用

本報文化顧問、重慶工商大學教授熊篤介紹,妓女腰牌相當於營業執照,不同時期、不同地域的形制、製作材料都不同,早期確實有銅質的,近代逐漸演變為紙質。

清朝初年,由於妓院屬於“女樂”,由掌管音樂的“教坊司”管轄。進入這一職業的,都要由妓院到官府統一“註冊”,將戶口納入專門的戶籍,稱為入“樂籍”;入籍的妓女要納稅,俗稱“教坊花粉錢”。如果妓女要從良,也得經官府批准,從“樂籍”除名,一般手續複雜很難獲批。

不過,清廷也規定,年未滿十六歲或已滿十六歲而身體未發達者不得為娼妓。此外,還開辦了對娼妓等社會弱勢群體中的女性進行救濟的“濟良所”,妓女如果被妓院漫天要價阻止其從良,或者不願再為娼妓的女子都可以申請進入濟良所接受庇護。入所後,她們可以許配嫁人。願意娶從良娼妓的男士,先在濟良所設立的相片陳列室觀看其照片,經官方或者主持士紳同意後,雙方在接待室見面,“以彼此情願為相當之配合”。

三峽博物館專家唐冶澤還介紹,妓女腰牌大多記錄有店名字型大小、號碼、姓名、花名等,並有官府頒准等字樣;一般很少有圖,多為文字,即使有圖也多為幾何紋,用於裝飾邊框。若由此判斷,題詩銅牌不太像是妓女腰牌,可能是古人在寺廟裏求的祈福牌。

沒有留言:

あわせて読みたいブログパーツ